学术视界 | 亚投行的行为空间与中国的角色担当会议召开

发布者:shisuldap发布时间:2015-05-15浏览次数:88

2015年5月9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主办了“亚投行的行为空间与中国的角色担当”研讨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对参会的来自全国金融业界、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亚投行筹备工作取得的超预期成功表明,过去在全球金融市场充当有限参与主体角色的新兴经济体,随着自身综合经济实力与机制设计能力的提升,是可以且有能力向世界提供有别于美国机制化霸权范式的金融产品与配套服务体系。杨力副校长希望我校在“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背景下,可以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国际化的经济金融人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在“亚投行要改变什么?”的演讲中强调:中国现在的过剩产能并不落后,有的已是世界一流产能。从企业层面而言,“亚投行”和“一带一路”会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平台。从国家层面而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利用“亚投行”和“一带一路”调动碎片化的海外资源,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既在国际经济外交关系中意义重大,也能体现规模经济效应。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外汇事业部总监刘文财博士在“建设外汇期货市场,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出:从地缘政治解读,一带一路战略实质上是对美国东移战略的对冲,而外汇期货作为成熟的避险工具正可发挥作用。刘文财博士还具体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交易所概况,以及我国外汇期货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国金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肖振良在“亚投行赋予中国资本全球配置新空间”的演讲中认为,无论国家还是企业之前的战略都趋于碎片化,“亚投行”作为一个国际大平台可以整合资源,更加有序、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肖振良先生还结合自身经历和案例分析,认为“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是中国综合实力增强之后的必然产物,也为创业基金带来发展机遇。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博士就“中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与亚投行发展”发表演讲,他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无论从产业还是供给角度来说,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资本输出大国,经常项目顺差可能长期存在,央行正在从外汇市场上退出“常态式”干预。

联讯证券场外市场部执行董事檀江来博士在“亚投行背景下的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与展望”的演讲中分析了近百年来美国投资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以及中国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转变。他认为并购重组是本轮中国证券市场行情的驱动力,资产管理的大时代即将到来,金融衍生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教授演讲主题是“北京共识2.0——消除南北鸿沟寻求均衡发展”,章玉贵教授并主持了嘉宾讨论。交流嘉宾还有上海市政府研究室综合处处长刘郡、上海市人大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罗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发部总监张晓刚等。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路博士后主持了本次研讨会。